稷山縣西社鎮:“村企共建”蹚富路
時間:2022-12-13 字體大?。骸尽?span class="Big">大 中 小 】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并提出了“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重大部署。
今年,稷山縣西社鎮緊扣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中關于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安排部署,以稷山縣委“十萬清零”攻堅行動為牽引,以“四活”為路徑,以“村企共建”為抓手,積極引導轄區各村深入探索“村企共建、抱團取暖”發展模式,集中統籌土地、資金、項目、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著力破解“有資源沒資金、有思路沒出路、有想法沒辦法”等瓶頸問題,形成了“以村興企、以企帶村、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良好氛圍。目前,全鎮16個行政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均突破10萬元,其中2個村突破100萬元、3個村達50萬元以上。
把“路”帶活。該鎮針對各村“單打獨斗”的發展困局,持續深化“黨建+村企共建”工作理念,打通從“單打獨斗”到“聯合作戰”的“最后一公里”。針對個別干部認識不足,黨委書記牽頭組織分管副職、農經站站長和16名村主干參加專題培訓和外出觀摩學習,確保農村黨組織書記扛牢主責、抓好主業,真正成為村企共建的引領者、組織者;針對少數干部思路不清,鎮黨委以“推動村企共建、壯大集體經濟”為主題,通過“調研+觀摩+座談”的形式,梳理意見建議十余條,切實將各村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思路調整到“村企共建”上來;針對共建主體聯系不緊,以全縣“村企結對暨組織聯建”為契機,先后組織8個行政村與“兩新”組織簽訂共建協議,通過“保媒說親、牽線搭橋”,為“村企共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奠定良好基礎。
把“錢”用活。該鎮充分發揮稷山經開區工業園區地處轄區的優勢,依托縣級龍頭企業、規上企業,大力推行以“入股企業、固定分紅”為基礎框架的資本運作型增收模式,變“一次性輸血”為“持續性造血”,確保參股村穩定增收。比如,仁義村向上爭取扶持資金50萬元入股北都碳材,年分紅6萬元;清水莊村以50萬元股金與威世騰巖棉建立合作關系,年分紅7.2萬元;馬家溝村將50萬元項目資金投入金星選煤,年分紅6萬元;韓家莊村將300萬元企業征地補償款入股占地企業,年分紅21.6萬元。
把“地”盤活。該鎮深入開展“清化收”專項行動,對各村企業用地情況進行清查,按照每畝每年租金不少于1000元的標準,規范完善企業用地合同54份,增加集體經濟收入69.13萬元;支持隆興村通過司法途徑收回連片建設用地約120畝,就產業布局、招商引資進行全盤謀劃。目前,清水莊、韓家莊、隆興3個行政村流轉儲備沿山荒坡4000余畝,全力保障投資4.2862億元的驥電能源100MW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落地開工、有序推進,年均可增加集體經濟收入48萬元。
把“人”激活。仁義村以創建“五面紅旗”示范村為引領,成立仁弘物流運輸有限公司,并與北都碳材建立延伸合作關系,持續拓寬集體經濟增收渠道;馬家溝村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抓手,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創辦“棲鳳谷種植專業合作社”,積極引進“曠野山谷”“花田酒地”等農旅項目,走“特優農品+農旅融合”發展道路;劉家莊村以農業生產社會化托管服務為契機,通過與第三方簽訂“耕種防收”服務協議,為集體經濟創收0.78萬元;中社村以“兩委”干部為帶動,9名班子成員人均募資1萬元,為轄區三優建材提供運輸服務,以0.1元/噸提留作為集體經濟收入,預計創收1萬元。
下一步,西社鎮將進一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項目謀劃、利益聯結、資金監管,充分挖掘“工業重鎮”“經濟大鎮”背后的優勢和潛力,積極整合土地、廠房、生態等各類資源,引導企業和企業家在產業發展、文旅融合、物業服務等方面與鎮、村兩級深入探索,力爭打造兩三個富有特色、潛力和成效的優質品牌,為提升治理效能、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稷山縣人民政府 責任編輯:稷山縣人民政府